生活在西安,爱上西安社区! 广告服务

029西安网

 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搜索
查看: 506|回复: 0
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

教辅APP缘何变了味

[复制链接]

705

主题

705

帖子

2127

积分

金牌会员

Rank: 6Rank: 6

积分
2127
跳转到指定楼层
楼主
发表于 2018-10-26 10:43:59 |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|倒序浏览 |阅读模式
打着智能化学习的招牌,内设 " 小学自拍交友 " 等娱乐板块;号称可免费下载与使用,查门考试成绩却要求家长付费;原本是辅助教学的工具,使用情况却成教师评职称硬杠杠……
不正规的教辅工具改头换面在线上 " 重出江湖 ",值得警惕。日前,教育部印发紧急通知严禁商业广告、商业活动进入中小学校和幼儿园,明确学校要坚决抵制各类利用中小学生的教材、教辅材料等发布或者变相发布广告等行为。
随着在线教育的蓬勃发展,各类教育辅导 APP 纷纷走入中小学校园。然而,部分教辅 APP 在资质、收费和选订等方面缺乏监管,变味的应用体验引发争议。对此,本报记者展开调查。
学习助手还是娱乐软件?
" 无用且与学习无关的广告推送越来越多,比如‘ 3 分钟挣大钱……’ "" ‘趣味文章’设置在搜作业按钮下面,经常查着作业就看起文章来 " ……最近有家长反映,原本功能齐全、体验良好的学习平台 " 作业帮 ",加入太多让人分心的元素。这款由某科技公司研发的解题软件,遭遇卸载危机。
不久前,一名小学生家长吐槽,她的儿子经常要用某英语学习软件完成作业,可孩子近来总是避开家长躲在自己房间里捣鼓。一检查,原来该软件中嵌入了多款游戏。家长愤怒质问:到底是学习软件还是娱乐软件?
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四十二次《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》,截至今年 6 月,中国手机在线教育课程用户规模为 1.42 亿,用户使用率为 18.1%,分别比去年末增长 19.6% 和 2.3%。
但是,质量参差不齐的教辅 APP 滋生不少问题,不容忽视。程序设计不够人性化,做题被强制升级到最新版,一耗就是半小时;教学内容跟进不够快,网络课堂千篇一律没特点,习题答案常出错;掺杂游戏广告和低俗内容,开设 " 异地零距离 " 等交友圈,推送文章公然涉黄……
" 优质内容缺乏和商业运营能力不足,是造成乱象的重要原因。有的为激发学习兴趣开发益智类游戏,但对学习心理和教学内容研究不足;有的则把学习工具纯当作商品,用不正当手段吸引和留存用户。" 江苏苏州某小学教科室副主任张雄锋向记者表示,这些乱象的一个后果是家长可能对智能化学习产生抵触心理,阻止孩子接触新型学习方式。
教育工具还是吸金手游?
近日有媒体曝出,福州一所中学的学生家长对学校推荐使用的 " 智学网 "APP 收费模式不满。据了解,该校高一至高三年级的学生都下载了这款 APP,可查阅考试成绩、考试报告、题目解析、错题汇总等内容,但每一项服务都要掏钱,且开通会员套餐才能查看全部科目成绩。
记者发现,问题不止一家。打着辅导作业 " 必备神器 " 名号的 APP" 作业盒子 ",在收费方面也受到质疑。签到和学习卡要充值,作业 APP 内购太多;买了 180 天英语课,没用到一个星期课程入口不见了;改错题要用体力值,体力用完得充会员或买体力卡才能继续改错……
说到底,教辅 APP 是投入研发成本的产品,大多数家长并非不能接受为知识付费,但收费项目需公开且合理。
有业内人士提出,个性化学习由家长根据孩子的实际学习情况自愿购买,未尝不是一条合理途径。但总体上,这类软件必须把握好 " 教育工具 " 的核心定位,减少使用成本,提升使用体验。
这意味着,教辅 APP 要 " 吸粉 " 还是重在内容。人民教育出版社从推出 " 人教口语 "" 人数点读 " 等 APP 之初,坚持不掺杂无关内容、不强制安装,确保学生学习过程的专注度,受到学生好评。
江苏某小学一位叫李奕灿的学生说,她很喜欢线上学习的方式,因为内容和形式都丰富新颖,成绩也提升了。
减负增效还是加压添扰?
" 要不是学校指定,肯定不会用这种软件。" 记者在调查过程中,不止一次听到家长拒绝的声音。
有的家长担忧,学校未经家长同意,将学生试卷及个人信息等提供给开发者,是否存在信息泄露的隐患?有的家长无奈,学校可以结合自身教学推荐 APP,但作为布置作业的渠道是否带有强制色彩?
对此,有专家建议,出于对学生信息安全的考虑,原则上研发机构要将服务器建在教育部门,但有少数机构将服务器建在公司内部,而目前这项工作缺少监管。
21 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,教辅类 APP 如果能通过大数据分析等针对不同学生精准布置个性化作业,相信能得到更多认可,但不应在作业中强制使用。
不只是学生和家长困扰。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老师告诉记者,其所在中学引进的教辅 APP 需教师上传课程视频等。因这款 APP 并不成熟,学生们不乐意采用,而课程上传情况却成了教师职称考评的必要条件。
" 要从可持续应用的角度评估 APP。学校引进前应做一个预调研,了解各个家庭中学生对手机、平板电脑等使用情况,对 APP 做 3 — 5 年的使用规划,切不可频繁更换。" 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副教授曹梅建议。


收藏收藏

这是一种鼓励!你懂的~

×

打赏支付方式:

打赏
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



亲,赶快加入我们吧!
X
029西安网X

0511.net镇江网 分享生活 温暖你我

0511.net镇江网|镇江大小事,尽在镇江网! 镇江网由镇江亿速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组建。镇江网汇集了镇江本地新闻信息,视频专题、国内外新闻、民生资讯、社会新闻、镇江论坛等。镇江网是镇江地区最具影响力的综合性门户网站,是镇江人浏览本地新闻的首选网站。...

点击查看详情 

Copyright ©2018 ndsq.cn All Right Reserved.  Powered by 西安社区 (已备案)

本站信息均由会员发表,不代表西安社区立场,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发帖投诉 

平平安安
TOP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
友情链接